上林县西燕镇东敢村: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乡风润人心
在上林县西燕镇东敢村宽敞整洁的村道旁,家家户户的外墙上张贴着“友善宾朋,和睦邻里”“团结友善,勤俭自强”等家风家训牌;文化墙上“红喜白事齐肩负,移风易俗树新风”的彩绘与远处的滑翔基地相互映衬,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近年来,东敢村通过实施《移风易俗“六个统一”公约》(以下简称公约),推动文明变革,让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。
“无规矩不成方圆。”东敢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黄汉识介绍,村里成立了7个红白理事会和7支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,通过公约让村民生活和村干部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,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。
“过去办场白事摆几天流水席,简办后切实减轻了大家的负担。”村民罗仁表示,这份凝聚集体智慧的公约,既有“迎亲车不超6辆”“丧葬乐队费用限3000元”的约束,也有“压岁钱不超50元”“非直系亲属不发压岁钱”的温情倡议。同时,公约将“不出售土地作坟葬”“文明绿色祭扫”写入条款,以村规民约守护绿水青山。
针对部分乡镇红白事随礼张贴上榜形成人情攀比的陋习,东敢村主张“礼金只登记不张贴上榜”,以实际行动破除攀比之风,让红白事回归“礼轻情重”的本真。
村民们算了一笔公约带来的“文明账”:2024年,婚丧宴席缩减20%,户均节省开支超万元;宴席“不添台、不打包”,餐饮浪费率下降50%;清明期间烟花爆竹燃放量锐减60%,山岭间只闻花香不见硝烟。省下的“面子钱”转化为产业发展的“里子钱”,今年该村投入29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,将文明乡风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。
夜幕降临,东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灯火通明,一场以“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”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火热开展。村民们通过文艺演出、民主议事、游园宣传等形式,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入行。退休教师雷子进感慨:“孝亲敬老、勤俭持家是好传统,得用红笔圈出来;那些攀比排场、铺张浪费的坏习气,就得用橡皮擦擦掉。公约就像给学生定下的课堂纪律,既守住文化根脉,又砍掉歪枝杂叶。”
随着公约的深入实施,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,滋润着这片山水相依的村庄,一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东敢村徐徐展开。 (南宁日报记者冯梓剑)





